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美客书屋 > 其他类型 > 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大周最新章节列表

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大周最新章节列表

言十月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崔娇笑了笑,冲她福身应是。楚母有些莫名其妙,又心里很受用,感觉这老四家的果然懂事了,对她孝顺了很多,这看起来规规矩矩的样子很顺眼,跟那些个大家闺秀也没差别。她回去的时候楚父正在做柜子,这是中午才接的活,村里有人要嫁女儿,上门找楚父帮忙的。以前楚父都是接成套的大生意,上门帮人做家具,现在年纪大了赋闲在家,才会偶尔接这种零散活儿,赚些散钱供家里开销。这不,正巧今日给崔娇打了个绣架热乎手,就有活儿上门了。看到楚母,楚父回头问:“老四家的怎么说,去了那么久。”楚母回神,神秘兮兮的冲他笑:“老四家的是真的会绣花,我在那看了半下午,看她绣花都舍不得走了。”“这么好?”楚父放下锯子,拍拍手上的木屑,一脸诧异。楚母竖起大拇指:“可不是嘛,我看她绣那...

主角:崔娇大周   更新:2025-01-18 15:30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娇大周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大周最新章节列表》,由网络作家“言十月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崔娇笑了笑,冲她福身应是。楚母有些莫名其妙,又心里很受用,感觉这老四家的果然懂事了,对她孝顺了很多,这看起来规规矩矩的样子很顺眼,跟那些个大家闺秀也没差别。她回去的时候楚父正在做柜子,这是中午才接的活,村里有人要嫁女儿,上门找楚父帮忙的。以前楚父都是接成套的大生意,上门帮人做家具,现在年纪大了赋闲在家,才会偶尔接这种零散活儿,赚些散钱供家里开销。这不,正巧今日给崔娇打了个绣架热乎手,就有活儿上门了。看到楚母,楚父回头问:“老四家的怎么说,去了那么久。”楚母回神,神秘兮兮的冲他笑:“老四家的是真的会绣花,我在那看了半下午,看她绣花都舍不得走了。”“这么好?”楚父放下锯子,拍拍手上的木屑,一脸诧异。楚母竖起大拇指:“可不是嘛,我看她绣那...

《旺夫贵女种田忙崔娇大周最新章节列表》精彩片段


崔娇笑了笑,冲她福身应是。

楚母有些莫名其妙,又心里很受用,感觉这老四家的果然懂事了,对她孝顺了很多,这看起来规规矩矩的样子很顺眼,跟那些个大家闺秀也没差别。

她回去的时候楚父正在做柜子,这是中午才接的活,村里有人要嫁女儿,上门找楚父帮忙的。

以前楚父都是接成套的大生意,上门帮人做家具,现在年纪大了赋闲在家,才会偶尔接这种零散活儿,赚些散钱供家里开销。

这不,正巧今日给崔娇打了个绣架热乎手,就有活儿上门了。

看到楚母,楚父回头问:“老四家的怎么说,去了那么久。”

楚母回神,神秘兮兮的冲他笑:“老四家的是真的会绣花,我在那看了半下午,看她绣花都舍不得走了。”

“这么好?”

楚父放下锯子,拍拍手上的木屑,一脸诧异。

楚母竖起大拇指:“可不是嘛,我看她绣那俩桃子,活灵活现的……那手艺不是我夸,就算是这全村也是一绝,找不出第二个,以前都没想过老四家的还有这本事。”

一边说,楚母也很是感慨。

“能绣花是好事,老四也能放心了。”

楚父点点头,又转身继续干活。

楚母推了他一把:“哎,要我说老四家的凭着手艺,肯定能赚钱,说不定能赚大钱。”

她没什么见识,但老楚家在村子里辈分大,楚母自己人缘也不错,见过村子里那几个做绣活赚钱的妇人的绣工,就她儿媳妇那本事……跟那几个妇人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。

楚母潜意识就感觉,老四媳妇靠这个有前程可挣。

楚父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:“那是老四媳妇自己的事儿,你可别随意瞎掺合。”

楚母一下子就听懂他的意思了,立刻道: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,我参合什么了?把我当成什么人了?那是我的儿媳妇我还能不盼着她好?我就算是想学也得有那本事,至于别个人……关我屁事!”

虽然只看了小半个时辰,可楚母心里精着呢,怎么可能没盘算过。

就老四家的那堆颜色相近的丝线便足以让人头疼,更别提精细的绣成那精美成品了,她自己做不到,另外两个儿媳妇也一样是粗人,绝对做不成那个。

既然如此,还有什么好说的……总不可能让外人学了去!

“你能想明白就好。”

楚父也不爱说这些,一边干活一边随意道。

楚母却是提到了崔娇让捉小狗崽的事儿,又提起她送自己出门时的情况,然后道:“还别说,这老四家的最近真的跟变了个人似的,既听话又懂事,跟以前简直是天差地别。”

要不是那一模一样的眉眼,她都会怀疑自家儿媳妇是不是被人给调换了。

“变了还不好?有什么不满意的,难不成你像她跟以前一样闹得你不安宁才舒服?”

楚父随口道:“人总有长大醒事的时候,以后她好好的跟老四过日子就够了,你管那么多还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。”

“我可没有不满意。”

楚母道:“她要是能一直这么听话下去,让我一直这么满意,以后她生儿子了我都能给她伺候月子。”

时下习俗,能在生孩子之后得到婆婆亲自照顾伺候月子的儿媳,那都是深受夫家重视的。

正常情况下当婆婆的不趁机磋磨便是足够公道了,大多数女子的月子都是自己过来的,少数条件好的不是娘家亲娘照顾,就是家中有点银钱富足,特意请了有过生养经验的婆子照顾。


大多数儿子哪怕会给,也会捏一部分起来,楚家那种早就分家的情况不说,就是崔家二哥,那偶尔挣点银子,也只给自己媳妇儿,顶多给崔母买点好吃的或者别的玩意儿。

也就只有崔家大哥,成亲五年了银钱还落在崔母手里,当然崔大嫂不是没有意见,可她因为生不出孩子底气不足,这两年便提都不敢提了。

崔娇见她意动了,这才敢往下说。

“大哥这样孝顺你,娘你也得心疼心疼他呀,你看二哥是老二,都已经有两个儿子了,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二嫂都怀上第三胎了,可大哥膝下还干干净净的,娘你看着就不着急?”

崔母皱眉道:“我哪不着急?去年不是让你大哥休妻另娶吗?外面那个不下蛋,只能重新找个会下蛋的!可你大哥自个儿不乐意,我有什么办法!”

“大哥和大嫂夫妻感情好,娘你让他们分开他们肯定不乐意,这拆人姻缘棒打鸳鸯的事儿也不好做,娘你就没必要勉强自己了,况且大哥重感情也是好事,代表他以后会更孝顺你不是吗?”

崔娇处处拿捏着崔母最重视的一点。

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嫂自个儿早点怀上,这样一来就皆大欢喜了,娘你本事大,肯定有办法的。”

“你要是想办法给大嫂好好调理,大嫂的身子骨原本也找大夫检查过是没问题的,那就肯定能怀上,等他们两口子膝下有儿子了,以后可不得感激你一辈子?”

崔母听得将信将疑,脸色变了又变,显然若有所思。

崔娇劝了一通,后面的事儿就管不着了。

她从袖子里摸出一盒香膏递给崔母,崔母心不在焉的接过,就听她闺女道:“娘,这个是我孝敬你的,你自个儿留着使,别给大嫂二嫂看到了,特别是二嫂,不然她肯定要偷用。”

崔母一愣,低头看了眼就道:“这香膏看起来挺贵的,比村里货郎卖的好多了,是不是在镇上胭脂铺子里买的?”

崔娇点了点头。

“好呀!那得多贵呀……你怎么舍得买这个的,这么大方是不是突然发大财、赚大钱了?”

面对崔母的追问,崔娇言语不详的含糊了两句糊弄过去,又道:“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女儿,上哪去赚什么大钱,给你用你就接着,不过可不要让别人瞧见。”

“娘知道了,你放心,我一准儿放房间里搁藏好。”

崔母一听,就以为是崔娇又拿着楚明律给的银钱去霍霍了,虽然心里替楚家肉痛,可眼前这个才是她闺女,占便宜的又是她自己,立刻就不说什么了。

崔娇不想管崔家的这摊子事儿了,该劝的劝了,剩下的就与她无关,她到底是出嫁女,管得太多反而遭人嫌。

原本还打算吃顿午饭的,但看她娘这架势,可能是心疼那那碗肉,还不知道要磨蹭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,崔娇索性直接走了,回家想吃什么再自己做。

第二天一早,崔娇收拾完屋子,刚把绣架拿出来摆上,王秀荷跟杨兰花就结伴过来了。

看到这个楚家二嫂,崔娇也不意外,她婆母做事向来不落差错,既然答应让王秀荷过来了,就没道理不去喊杨兰花。

只是等她在二人身上闻到熟悉的香膏味道,崔娇眉头就不着痕迹的皱了皱。

看来楚母把她拿的那两盒香膏都分出去了,这两人明知道是她送给公婆的,还大大咧咧的用了就上门来,也不知道是故意的,还是神经粗到一定程度。


崔娇这次是真信了,她相信以崔二嫂的脾气,还真可能做出这种事来。

她没办法帮忙算娘家这笔烂账,叹了口气道:“大嫂你放心,这事儿我去跟娘说清楚,不过你以后有什么也别遮遮掩掩的,越是这样越容易让人起疑。”

“多谢小妹,你放心我以后肯定不这样了。”

崔大嫂立刻说道。

崔娇见她一脸受了教训的模样,没再多说,只走的时候道:“大嫂你也要多注意休息,这种在家门口割草的活儿本就轻松,可以分摊一些给二嫂,没道理她一天到晚的休息,你却总累得跟牛一样,身子骨不养好太过操劳,更不容易怀上孩子。”

“什么?”

崔大嫂一听不容易怀上孩子,霎时脸色都变了。

崔娇却没再理她,转身回屋里了。

厨房里,崔母已经把崔娇带来的肉洗干净切好,切得整整齐齐,还数了两边才放进锅里。

崔娇一看那盘子里的肉,就知道她娘没把她带来的肉做完,不过这种事她也管不着。

“娘,我朝大嫂问清楚了,大嫂她没想偷人,跟隔壁老憨头说话也是为了找他问郎中的事儿,想找那个治不孕的郎中给开两副药吃。”

崔母冷哼一声:“你听她说?那也就是哄哄你的借口罢了!”

崔娇道:“管它是不是借口,娘你去隔壁问问不就清楚了吗?大嫂回来就被你拘在家里,也没空出去跟人对口供,这会儿去问一声不就什么都明白了?”

“你当我想不到?”

崔母白了她一眼:“早就去问过了,隔壁关门闭户的早就出门了,青天白日的不知道去哪了!”

“这就对了,听大嫂的意思是老憨头是去镇上,看来他这就是出门了,大嫂那边也是妈你拘着她不让她出门,不然她哪里会想这种馊主意。”

崔娇劝说她娘,“大嫂这么做,追根究底也是为了早点怀上孩子,等下午隔壁的人回来娘你再去问一句就是了,如果只是误会,也别在我哥面前嚼舌根,还有家里的活也别尽留给大嫂一个人做,我看二嫂今儿都没事躲在家里休息,怎么就大嫂一天到晚忙不过来?”

“还有我听说这女人不能太劳累了,身子骨太累就不容易怀上孩子,大嫂一天到晚家里地里忙得跟陀螺似的,那身子哪里像是能怀孕的人?”

崔母瞪眼:“就她臭毛病多,哪个妇人不是这么过来的?当年我怀上你时地里还正是秋收,忙得停不下来呢!”

崔娇:“这每个女人的体质不同,这没法儿比呀。”

“你就偏着她吧,是不是忘了谁是你娘?”

崔母懒得听崔娇说了,狠狠地剜了她一眼。

“当然您是我娘,我这哪是偏着她,我是为了你呀!”

崔娇头疼的说:“娘你想想,大嫂跟大哥感情好,要是这件事是误会,大哥回来知道大嫂在你手底下受了委屈,可不得对你不满?”

崔母唾了一口,转身去灶膛烧火,“别跟我提你哥,有了媳妇忘了娘的家伙!”

“娘……”

崔娇跟在她身后。

“大哥平时多孝顺你呀,怎么可能有了媳妇就忘了你呢,你看他娶媳妇后每个月工钱也一样交到你手里,谁家的儿子有这么听话,这都是大哥向着你的。”

崔母拿着柴火棍动作一顿,面色稍霁。

这一点是确实,娶了媳妇就有了私心,有了自己的小家,鲜少还会把挣到的银钱干干净净交给亲娘。


“不用了……”

崔娇哪里会答应,不过刚爬起来就感觉双腿又酸又软直打颤,若不是楚明律及时扶住,她连身子都直不起来了。

楚明律眼底含笑:“都说了让你再睡会儿,可别勉强自己。”

崔娇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事,想着家中没有婆婆外人,才不跟他逞强,红着脸回到床上。

等楚明律出去了,她才心里一松,突然明白上辈子为什么每个嫂嫂新婚次日给爹娘敬茶时,都一副虚弱不堪的模样了。

楚明律动作很快,不过一刻钟就端着一碗清汤面进屋。

崔娇连忙道:“不用这样,我去外面吃。”

楚明律哪里会在意那些,只是看崔娇坚持,也只得由着她,扶着人来到堂屋,两口子面对面的坐下吃早饭。

期间楚明律两次想要开口说话,都被崔娇用眼神制止,食不言、寝不语,这人也太不讲究了!

等吃了早饭收好碗筷,楚明律才低声问她:“身子怎么样了,要不要再回去睡会儿?”也是他自己乍一开荤没注意节制……

崔娇的脸腾地一下就又红了,摇头道:“没事的,等会儿还要去见爹娘。”

本就是夫妻,现在又有了夫妻之实,以后也更名正言顺,按规矩该去见父母一面,安了他们的心。

楚明律昨夜说着生孩子,崔娇自己也听进去了,想到昨日楚母说原身进门两年还没动静,她忍不住摸了摸小腹……

楚明律不知道崔娇的心思,见她要见父母自是无有不允。

崔娇道:“以前是我年纪小不懂事,你放心,以后……我会好好跟你过日子的。”

楚明律眸光微闪,视线灼灼的盯着她。

崔娇摸了摸脸:“怎么了?”

“没事。”

楚明律控制要抱她的冲动,抓着她的手握紧:“谢谢娘子。”

“唔……把钱递给我。”

崔娇点了点头,从善如流的转变自我认知,指着卧室柜子上那个荷包吩咐楚明律,昨夜她太慌了,都没看里面有多少钱。

既然是夫妻了,银钱一定要捏在自己手里,这一点原身做得也没毛病。

上辈子崔娇对银钱不在意,她在崔家吃穿用度皆有公中出,她娘就是主母,怎么也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嫡亲女儿,偶尔打些银花生之类的都是用来打赏下人。

可这并不代表她不知道银钱的重要性。

她娘早就对她面面俱到的提点过,嫁人后要抓住掌家大权,哪怕大家庭上面有婆母管事,但自己夫君的私房、两口子的小家庭也要拿捏在手里,不能乖乖顺从受制于人。

那样不会让人以为你听话柔顺,只会认为你好欺负,不堪大用,毕竟她是妻,而不是只能仰仗男子过活的妾。

楚明律怔了下,随后失笑,得……这一点还是没变。

崔娇才不管楚明律怎么想,她打开荷包,里面三个银锭,还有一些碎银子,数了一下,总共有三十六两。

她结合原身记忆,侧首问:“这两个月是工钱涨了吗?”

以前都是二十八两,现在足足多了近十两。

虽然这点银子换了上辈子的她肯定不会看在眼里,崔娇随意把玩的首饰都价值上百两……


“爹、娘,我回来得晚了没煮饭,这就做了两个菜过来找你们一起吃。”

崔娇从善如流的把碗碟放到桌上。

楚父点了点头,下巴指着板凳让她自己坐。

楚母道:“你来就是了,干嘛还端着菜来?爹娘这里还能不给你吃?”

话虽然这么说,但她看着菜色满意的表情显然心里不是这么想的,不是想占老四家的便宜贪这一两个菜,但老四媳妇这个态度就让她心里舒坦。

况且这可是两道荤菜,以前可没想过老四媳妇能这么大方孝顺他们两口子。

楚母转身去给崔娇拿碗筷,又亲自替她加饭,让崔娇跟着一起吃。

虽然现在家家户户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,可能随时吃上米饭的也是少数,老楚家在村子里的条件也已经是算好的了!

老两口的菜色很简单,一碗腌过的咸菜切成段,还有一盘开水灼过后凉拌的青菜,都是没有一点荤腥的素菜,好在崔娇端了两碗过来,桌子上看着才好看一点。

楚父吃饭时很沉默,楚母却没那么多讲究,崔娇也不可能跟婆婆讲所谓的食不言饭桌规矩。

楚母夹了菜到碗里就问:“给老四的衣服送到你三叔公那儿了?”

崔娇点头应是,把买肉送到三叔公铺子上,是他儿子接待的事儿细细的同楚母讲了一遍。

“那就好,这个月底可能老四就能穿上了。”

楚母满意的颔首,又问:“你有没有稍信在里面呢?”

崔娇这下脸都微微一红,犹豫一下才道:“写了放在包袱里,不过没写几句。”

原身也是识字的,这一点比崔娇上辈子又不一样。

前世讲究上品无士族下品无寒门,不说穷苦人家,哪怕是普通之家想要读书识字都是极为困难之事,书籍知识只属于世族,属于那极少数的人。

崔娇若不是身在崔家,若是个平民女子,也就是目不识丁的命。

但这大周朝不同,大周国力强盛,对百姓基础教育很重视。

朝廷有明确律例规定,只要不是奴籍贱籍和罪臣之后,无论男女,孩童年满五岁便可免费进入当地学堂识字两年。

仅开蒙识字,不需要笔墨纸砚,能学多少全靠孩子自个儿天赋本事,所以对百姓成本很低。

至于两年之后,是要自费继续供养孩子读书,还是让孩子回家,就是父母自己的意思了。

而学堂老师,也是各地有秀才功名在身,领了朝廷良田免税福利的读书人担当,考上秀才便要在学堂免费任教一年。

一年时间不长不短,不会耽搁读书人的前程,教孩童简单的认字而已,也不会有什么负担,不过是潜心读书之余,福泽家乡的一种方式。

真有那不愿意在此浪费时间的秀才,也可以出钱请别的读书人代替,朝廷对此很宽容。

乡下孩子说多也不多,两三个村子组起来才能凑够一个学堂,没那么多秀才做老师的时候,便是由官府每旬出二两银子,请老童生代为讲课。

原身上过学堂,会写几个简单的字不足为奇。

楚母看她害羞有点想笑,出言调侃她:“给你相公写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,我又不会笑你。”

小两口感情好,她孙子才来得快……

只是想到这一点,楚母又叹息了,她四儿子每次都来去匆匆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小孙子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